短路三分钟 | 滴滴、Uber集体转战外卖 民以食为天才是真理?_汽车_腾讯网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最接地气的一句话,它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吃的诉求远高于其他…
最近,打车软件的鼻祖公司Uber宣布,他们将在100个新城市上线外卖业务UberEats(优食),这意味着世界上将有300多个城市能使用Uber的外卖送餐服务,简直想把网约车司机全变成“厨子兼跑堂儿”的架势。
从Uber公司201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已经上线的200多个城市中其实有45个都盈利了,而外卖送餐业务也为公司贡献了约10%的业绩,大概是11亿美元的概念,将近70个亿人民币呐,绝对算大钱!
看国内,听闻滴滴外卖愚人节上线,目前正在培训员工,同时进行“月薪万元挖美团骑手”的行动。
1、“UberEats”不甘心只当“和尚”
说的这么热闹,UberEats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新鲜的?
捞干的说,UberEats就是打车软件公司Uber旗下的一个独立应用程序,2016年才正式开干,已经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城市推出,专做订餐外卖,它也有个满满正能量的中文名叫“优食”。
其实,功能用途和我们订外卖常用的某饿、某团相似。不同的是,UberEats平台的送餐员也是网约车的司机,因此送餐收费会相对低廉,另外送餐时间也要明显优于传统订餐平台(至少从已上线的一些城市来观察,基本做到了)。
这么一看,Uber还挺了解当下的送餐服务,消费者痛点在何处的,虽然它本是一个靠打车软件起家的公司。
2、别人说“区块链”,你可以说说“共享型外卖”
先别觉得新鲜,作为Uber的重要竞争对手,美国第二大打车软件Lyft也已经将送餐平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另外,“开挂国”印度的网约车平台Ola已经推出了Ola Café送餐服务,还有东南亚的打车软件Grab Taxi等等,都有相似的配送餐饮服务推出,同时中国的“网约车老大”某滴也会在今年四月上线外卖服务…
私家车与外卖O2O业务相结合的新业务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这概念现在时髦着呢,大有赶超“区块链”的感觉,我们姑且叫它“共享型外卖”吧。
白话了半天,可能好多人就纳闷了,做的好好的打车软件干嘛非要去抢送餐的活儿?约车和送餐有什么必然关系吗?那我告诉您,真有,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密切,近乎的简直像穿一条裤子!OK,下面进入高深的经济管理学领域!
3、打车对比订餐,一看怎么干,二看咋挣钱
这并不难理解,吃瓜的我们要看出端倪,从两个方面观察就好。第一个是技术层面,也就是怎么干的问题;第二个是商业模式,也就是怎么挣钱的套路。
先说第一个,怎么干?没发现吗?你想出门要打车和你肚子饿要订餐,其实都在解决同一类问题。因此设计程序、规划路径方面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适当的换换对象和目标就能实现现有模式的迁移。
举个例子,你想打车,打车平台给你派的就是出租车;你想订餐,订餐平台就给你派的就是送餐小哥,目的都是实现高效的委派,提升用户体验。
用句内行话说,这叫逻辑相似的“调度算法”。当然,实际应用时,订餐的逻辑远比打车更复杂,但即便如此,因为大体流程与模式的相似,从打车平台涉足到订餐平台还是能节约大量技术研发费用,又能实现现有业务的有效延伸,一箭双雕的美事,谁不眼馋?
再说第二个,挣钱套路。经济学里有个名词叫“双边市场”,大致有几个特点,首先是交易双方或多方都汇聚在同一平台上;市场一边会吸引另一边用户,形成正向循环(比如平台的补贴政策);用户越多,平台价值越大等等。
这样一比对,打车和订餐其实都属双边市场范畴,而相似的市场模式就决定了相似的挣钱套路。
另外一点,无论打车还是订餐,即便做到一家独大,也很难形成“我说煤球黑就黑,我说白就白”的垄断气焰,比如美国打车软件第一的Uber尽管占了近3/4的市场份额,但第二名的Lyft依然能实现持续大额的融资,为什么?因为用户的数量并不能直接影响用户的选择,假如,明天Lyft做出了一个非常小而美的功能,司机、约车乘客都喜欢,它就很有可能在几个月抢回大量的市场份额,实现逆袭。
在扩大一点,尽管已有N多餐饮物流公司在做送餐服务,并且还算有声有色,我们也很难说后来的Uber类公司没有可乘之机,更何况这对于N多想由打车平台转向多方向服务平台的公司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好啦,今天就说这些。等滴滴的“兄弟们”首汽、神州等入外卖坑后,我们再来一篇更高深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来源
CryptoCurrency | CNY | Change 1h | Change 24h | Change 7d |
---|---|---|---|---|
Bitcoin | 0.58 % | 1.10 % | 12.10 % | |
Ethereum | 0.74 % | 4.71 % | 7.76 % | |
Tether | --- | 0.03 % | 0.26 % | |
USD Coin | 0.19 % | 0.45 % | 0.44 % | |
BNB | 2.20 % | 3.04 % | 26.90 % | |
Binance USD | 0.38 % | 0.60 % | 0.69 % | |
Cardano | 0.42 % | 4.87 % | 0.22 % | |
XRP | 0.74 % | 0.44 % | 13.05 % | |
Solana | 1.27 % | 1.81 % | 28.37 % | |
Polkadot | 0.08 % | 15.21 % | 37.87 % | |
Dogecoin | 0.07 % | 5.76 % | 12.58 % | |
Dai | 0.16 % | 0.37 % | 0.52 % | |
Shiba Inu | 2.36 % | 8.57 % | 35.74 % | |
TRON | 0.04 % | 0.43 % | 3.05 % | |
Wrapped Bitcoin | 0.89 % | 1.38 % | 3.42 % | |
Avalanche | 1.24 % | 9.58 % | 126.95 % | |
LEO Token | 0.33 % | 1.29 % | 7.54 % | |
Lido Staked Ether | 3.41 % | 12.96 % | 26.05 % | |
Litecoin | 1.07 % | 7.23 % | 35.68 % | |
FTX Token | 3.93 % | 19.20 % | 58.37 % | |
Chainlink | 0.87 % | 1.57 % | 4.71 % | |
Polygon | 0.79 % | 0.08 % | 13.45 % | |
Crypto.com Coin | 0.20 % | 4.39 % | 9.05 % | |
Stellar | 0.41 % | 6.68 % | 0.28 % | |
OKB | 1.75 % | 9.87 % | 78.32 % | |
Near | 0.11 % | 6.96 % | 68.08 % | |
Algorand | 1.63 % | 5.73 % | 6.03 % | |
Bitcoin Cash | 0.17 % | 13.74 % | 49.71 % | |
Ethereum Classic | 0.65 % | 2.71 % | 3.48 % | |
Monero | 0.15 % | 7.91 % | 5.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