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下载工具”标签的迅雷:财报营收和净利润“两重天”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冯庆艳 迅雷,那个万年不变的“下载工具”,外界不注意间,摇身一变,已经成了共享计算+区块链的代表企业。
近日迅雷在2017财年财报里披露,其研发了一款区块链闪电网络技术平台,称这一技术模式未来不仅可赋能商业产品,还将开放给第三方合作伙伴,致力于创建更具竞争力的区块链产品应用。
无独有偶,迅雷近两年来的业绩出现了“大变脸”,最新披露的2017财年业绩,包括全年总营收、第四季度总营收、第四季度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幅度一个比一个高,依次为43.2%、128.5%、517.2%,第四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了约1.28倍,已经够让人吃惊的了,第四季度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了约5.17倍,简直逆天了。
迅雷CEO陈磊表示:“随着我们云计算业务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快速增长,公司第四季度的收入再超预期值。对于2018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并提高净利润。”
不过在如此亮眼的营收增长速度背后,有来自大股东小米的鼎力支持。迅雷去年第四季度确认了一笔一次性收入,该笔收入约580万美元,属于为小米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服务获得。财报中称,公司将继续探索更多与小米合作的机会。
然而另一边,净利润却并不“靓丽”,自2008年以来,净利润就成为了迅雷颇为持续的“痛”。即经常性地游走在盈亏持平或大幅亏损的边缘。虽然2017财年第四季度来自持续运营业务的净利润为300万美元,但上一季度净亏损达2680万美元,而整个2017财年,来自持续运营业务的净亏损达442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3080万美元,2015财年净亏损为240万美元。2014财年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净利润为2830万美元。那一年迅雷历经波折终于实现海外上市。
2014年好不容易上市的迅雷,遭遇上市即被时代抛弃的命运,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雷无论怎么花样尝试,都没能摘掉PC时代那个“下载工具”属性的标签。然而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的先后火热,让迅雷看到了机会,并率先实践。
迅雷现任CEO陈磊去年底曾对媒体说,“迅雷一直在转型,从2011年开始迅雷做应用商店,2013年做移动搜索,2014年做共享计算,2015年做直播,2016年做VR,2017年上半年做人工智能,但始终不算成功。”
陈磊接着道,“我担任CEO后首先思考的是,为什么迅雷过去转型不够成功,一家公司转型首先要尊重自己的优势。迅雷的优势是天生就是一家P2P技术公司,它把用户的计算资源利用起来服务其他的用户。所以,迅雷未来转型的核心是继承P2P技术优势,做好去中心化的云计算——共享计算。”
自2014年开始陈磊受迅雷幕后大股东雷军邀请,担任迅雷CTO,还兼任迅雷子公司网心科技CEO。2017年7月6日,陈磊成为迅雷CEO。2017年末,迅雷原董事长邹胜龙离职,小米系王川接任,小米全面接管迅雷董事会。至此,迅雷创始高管团队几乎消解殆尽。
值得关注的是,天眼查这类企业信息查询网站显示,陈磊任迅雷CEO不到一个月前,2017年6月19日,网心科技许可经营项目才从“基于互联网的增值服务”变为“CDN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及相关直播业务”。
陈磊就任迅雷CEO后的战略打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专注下载、共享计算、ALL IN区块链三大方向。迅雷早在2014年便做共享计算了,2015、2016、2017年,不断推出“水晶计划”、“赚钱宝”、“玩客币(后更名为“链克”)和玩客云”等。快速撕掉了“下载工具”的标签。
但“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的风口并非全是利好,自从披上“共享计算+区块链”的外衣,迅雷股价也跟着大起大落,以去年11月1日为例,当天迅雷正式发布玩客云计划时收盘价为12.1美元,去年11月24日股价涨到了24.91美元。而随着去年底迅雷和迅雷大数据的互撕,加上今年初,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点名迅雷链克,指出随着各地ICO项目逐步完成清退,以发行迅雷“链克”为代表,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风险隐患。这类危机事件之后,迅雷这几日股价已经跌至11.27美元左右了。
新闻来源
CryptoCurrency | CNY | Change 1h | Change 24h | Change 7d |
---|---|---|---|---|
Bitcoin | 0.58 % | 1.10 % | 12.10 % | |
Ethereum | 0.74 % | 4.71 % | 7.76 % | |
Tether | --- | 0.03 % | 0.26 % | |
USD Coin | 0.19 % | 0.45 % | 0.44 % | |
BNB | 2.20 % | 3.04 % | 26.90 % | |
Binance USD | 0.38 % | 0.60 % | 0.69 % | |
Cardano | 0.42 % | 4.87 % | 0.22 % | |
XRP | 0.74 % | 0.44 % | 13.05 % | |
Solana | 1.27 % | 1.81 % | 28.37 % | |
Polkadot | 0.08 % | 15.21 % | 37.87 % | |
Dogecoin | 0.07 % | 5.76 % | 12.58 % | |
Dai | 0.16 % | 0.37 % | 0.52 % | |
Shiba Inu | 2.36 % | 8.57 % | 35.74 % | |
TRON | 0.04 % | 0.43 % | 3.05 % | |
Wrapped Bitcoin | 0.89 % | 1.38 % | 3.42 % | |
Avalanche | 1.24 % | 9.58 % | 126.95 % | |
LEO Token | 0.33 % | 1.29 % | 7.54 % | |
Lido Staked Ether | 3.41 % | 12.96 % | 26.05 % | |
Litecoin | 1.07 % | 7.23 % | 35.68 % | |
FTX Token | 3.93 % | 19.20 % | 58.37 % | |
Chainlink | 0.87 % | 1.57 % | 4.71 % | |
Polygon | 0.79 % | 0.08 % | 13.45 % | |
Crypto.com Coin | 0.20 % | 4.39 % | 9.05 % | |
Stellar | 0.41 % | 6.68 % | 0.28 % | |
OKB | 1.75 % | 9.87 % | 78.32 % | |
Near | 0.11 % | 6.96 % | 68.08 % | |
Algorand | 1.63 % | 5.73 % | 6.03 % | |
Bitcoin Cash | 0.17 % | 13.74 % | 49.71 % | |
Ethereum Classic | 0.65 % | 2.71 % | 3.48 % | |
Monero | 0.15 % | 7.91 % | 5.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