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去年减员2.7万 平均年薪24万_搜狐财经_搜狐网
|
“过去一年,我们银行离职的同事比较多。国有大行”吃大锅饭”,考核机制不像其他商业银行那样灵活,银行收益好,所有员工跟着受益,不存在个人工资比较突出的情况。”某五大行湖南地区员工杨先生表示。
2017年,工商银行净利润仍稳居榜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4%。新京报记者统计,2017年,五大行员工人均薪酬为23.78万元,较2016年增加不到万元。不过,有不少基层网点员工表示“被平均”。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2017年五大行员工较2016年减少2.7万人。其中建行员工减少近万人。
2016年五大行房贷增幅在30%上下,2017年这一数据下降到20%左右。从区块链应用看,五大行均有区块链技术方面的布局,不少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雄安新区服务场景。
交行员工去年平均薪酬增2万
五大行员工去年人均收入如何?新京报记者以年报中业务及管理费用下的本行员工费用(员工成本/薪酬及福利)这个指标计算五大行员工平均薪酬。
其中,交行、建行、工行、农行员工人均薪酬分别较2016年增加2.09万元、1.55万元、0.68万元、0.85万元。中国银行2017年人均收入较2016年下降0.22万元。
交通银行人均收入在五大行中最高,人均28.65万元;建行、工行、农行、中行员工平均薪酬分别为25.66万元、23.27万元、23.02万元、22.16万元。
一位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表示,业务及管理费里的职工薪酬为应发数,包含了社保、公积金等福利以及个税,而员工到手的是实发数,实发数是扣除了社保、公积金等福利和个税的,所以这个指标下测算的数据会与员工实际到手的金额感受上有出入。
仍然有银行员工直呼收入“被平均”。
“20多万的平均收入要高出我们这些一线网点员工收入,我们每个月平均收入1万左右。”某五大行北京地区网点员工张丽(化名)告诉记者,其每天早上8点到银行,晚上9点下班,基本工资和绩效合在一起每月1万元多点,“季末业绩比较好的时候,偶尔可以拿到2万元。”
张丽称,2017年其年终奖少了2万元。“2017年,我们网点的绩效要比2016年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年终奖减少了。”
不过也有银行员工表示,2017年收入有所增加,但距离20万元的人均收入仍存在不小差距。“2016年年薪8万元,2017年年薪9万多,因为业绩的增加,年终奖也有所增加,年终奖拿到了25000元。”某五大行湖南浏阳地区一网点员工杨先生表示。
2017年,杨先生的不少同事跳槽到股份制银行。“因为股份制银行比较注重个人绩效考核,收入要高于国有大行。另一方面,小银行上升空间比较大。”杨先生说,一位亲友从农行离职后,先后跳槽四五家商业银行,工资和职务越来越高。
建行去年员工减少近万人
在过去一年中,五家国有大行中有四家银行员工减少。新京报记者根据年报统计,2017年五大行员工较2016年减少2.7万人。其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员工减少9000人以上,工商银行员工减少超过8000人。
建行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共有员工352621人,较上年末减少9861人;农业银行截至2017年末,在职员工总数487307人,较上年末减少9391人。工行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共有员工453048人,比上年末减少8701人。
交行人员在2017年减少不太明显。交行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境内外共计91240人,较2016年减少1316人。
中国银行是五大行中唯一员工人数有所增加的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该行共有员工311133人,对比2016年的308900人,增加2233人。
对于银行员工的减少,有五大行员工表示,谋取更高薪酬、金融科技影响等导致部分人员离职。
“现在更多的压力来自于人员调整上的压力,新的管理办法和系统在推进,银行要智能化,减少人工。”张丽表示,2017年其所在网点的柜台员工减少了四分之一,这些员工部分调到营销等岗位,部分人员离职。
张丽表示,金融科技影响之下,客户有了更多选择,银行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各家银行都在争夺客户,为了留住和寻找新客户,都在尽力提高服务质量。”
“房贷客户减少,收入降了三四成”
2017年五大行房贷增速也出现明显变化。
2016年,随着房贷市场的升温,银行房贷激增。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65万亿元,其中,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占比达到45%,相比2015年增加的3.87万亿,上涨了46.8%。五大行成为个人住房贷款放贷的主力部门,占据半壁江山。
新京报记者统计五大行2016年年报发现,五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增幅均在30%左右。
2016年9月30日前后,多地出台多项措施给楼市“降温”。房贷受影响明显。
两会期间,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2017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增长4万亿,增长22%。住房贷款还贷金额有所上升,但从长期看,仍处于合理范围内。
工行和农行的房贷增速仍在20%以上。工行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增加6978.51亿元,增长21.5%,较2016年28.8%的增速下降了7.3个百分点;农行个人住房贷款较上年末增加5753.58亿元,增长22.5%,但较2016年32.85%的增速下降了10.35个百分点。
2017年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较上年新增6274.2亿元,增幅17.5%,房贷增速同比下降11.76个百分点;交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6.49%,较2016年下降了10.96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增速17.5%,与2016年30.8%的增速相比,下降了13.3个百分点。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办理房贷业务的客户明显减少,我的收入下降了三四成。”某五大行北京地区一网点个贷部工作人员赵鹏(化名)表示。
“总体看,五大行收入相对稳定一点,随着房贷业务的减少,行里会通过其他的业务来保证我们的工作量。作为个贷部的零售经理,我以前主攻房贷,现在汽车分期业务做得比较多一些,目前汽车分期业务在个贷的业务量中占比比从前多。”赵鹏表示,受房贷业务减少的影响,其收入也减少三到四成。“2017年到现在,一个月能做四五笔房贷业务,基本上都是房地产中介渠道带来的客户。”
张丽则表示,其所在网点的房贷业务量减少不明显。“因为政策性因素,2017年上半年业务量确实不太好,房贷客户较少。不过,我们行积极找一些中介机构以及楼盘进行合作,从源头上解决客户减少的问题,2017年房贷业务量没有太大的减少。”
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雄安新区服务等场景
银行布局区块链成为年报中的亮点。五大行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扶贫、国际贸易、住房租赁平台、电商供应链、雄安新区服务场景等领域。
公开信息显示,工商银行区块链与生物识别实验室推出首个自助可控的区块链平台,平台于2017年第四季度推出,已助力贵州扶贫、工银聚等项目成功投产。
工行2017年年报显示,工商银行组建七大创新实验室,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场景,打造贵州脱贫攻坚基金区块链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推进雄安新区资金的透明管理。
建设银行则探索“区块链+贸易金融”技术,还在雄安新区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租赁住房平台等。
“区块链技术是建行一直瞄准的一个重要方向,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研究和探索,目前建行借助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国际业务。”建行行长王祖继在建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今年1月,建行在雄安上线首个区块链租房应用平台。
农业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商供应链金融领域,上线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产品“e链贷”;此外,推进金融数字积分(简称“嗨豆”)系统建设,打造区块链积分体系。
中国银行2017年年报则显示,该行推出贸易融资区块链应用,推出指纹、指静脉及声纹认证等生物认证科技应用。
“深化在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量子通信等四大方向的新兴技术研究。(区块链)相关技术在跨境支付、公益中行、雄安新区服务场景等方面都得到了具体应用。”中国银行高管在中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据介绍,中国银行作为一家传统的银行,蓝图、IT架构都很完整,“这个很完整的IT架构由过去集中式的,一定要过渡到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同时引入区块链的科技元素,来使中国银行变成一个数字化的银行,我们要加大投入,不少于集团营业收入的1%。”
交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中心副总裁范海鹰此前透露,交行正在探索区块链数字票据系统。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实习生 杨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新闻来源
CryptoCurrency | CNY | Change 1h | Change 24h | Change 7d |
---|---|---|---|---|
Bitcoin | 0.08 % | 0.00 % | 3.91 % | |
Ethereum | 0.11 % | 0.02 % | 1.47 % | |
Tether | 0.30 % | 0.27 % | 1.10 % | |
Polkadot | 0.85 % | 1.80 % | 101.91 % | |
XRP | 1.17 % | 4.74 % | 2.62 % | |
Cardano | 0.22 % | 6.14 % | 49.02 % | |
Litecoin | 0.25 % | 1.21 % | 5.87 % | |
Bitcoin Cash | 0.70 % | 2.21 % | 7.56 % | |
Chainlink | 1.00 % | 1.39 % | 55.76 % | |
Stellar | 0.69 % | 0.64 % | 32.74 % | |
Binance Coin | 0.27 % | 1.09 % | 15.30 % | |
USD Coin | 0.04 % | 0.22 % | 0.56 % | |
Wrapped Bitcoin | 0.46 % | 0.20 % | 2.44 % | |
Bitcoin SV | 0.05 % | 1.47 % | 1.71 % | |
Monero | 0.03 % | 1.56 % | 3.38 % | |
EOS | 1.01 % | 1.60 % | 3.68 % | |
Aave | 1.47 % | 3.82 % | 63.86 % | |
Tezos | 0.23 % | 5.03 % | 13.04 % | |
Synthetix Network Token | 1.24 % | 0.68 % | 21.08 % | |
TRON | 0.58 % | 33.65 % | 49.05 % | |
Theta Network | 0.35 % | 0.15 % | 11.76 % | |
Cosmos | 1.90 % | 3.45 % | 59.35 % | |
NEM | 0.64 % | 4.54 % | 0.47 % | |
Celsius Network | 3.98 % | 0.46 % | 3.02 % | |
VeChain | 0.06 % | 5.78 % | 20.27 % | |
Crypto.com Coin | 0.11 % | 2.88 % | 10.99 % | |
NEO | 0.08 % | 3.33 % | 9.60 % | |
OKB | 1.35 % | 2.77 % | 12.02 % | |
Uniswap | 0.72 % | 2.28 % | 69.23 % | |
cETH | 0.29 % | 12.49 % | 28.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