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客集团林恩民:未来3年,科技金融主要靠两个秘诀制胜_商业_行业_中金在线

互联网商业风潮的迭代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还没看清前一波的浪潮,下一波就翻涌而来。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向金融科技进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是金融行业要想真正进化成为金融科技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依照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程度,我们大致可以把科技金融行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在用户体验上进行了颠覆式的升级,比如优化产品界面,简化业务流程。第二阶段就是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等智能化手段与科技金融的综合发展。
显然,科技金融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进化,洗牌之后的市场正在向第二个阶段进发。为了理清当前微妙的市场形势与行业下一步发展的动向,i黑马对INK银客集团创始人林恩民进行了专访。
目前是最好的进场时间
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个三年期,三年爆发,三年沉淀,三年稳定增长,然后开始出现上市公司,根据每个行业特征的不同,时间的间隔也会有一定的变化。爆发之后的沉淀,泡沫散去,出现资本寒冬。这就是科技金融行业如今的状态了。
与其说金融行业是进入了寒冬期,还不如说它是进入了一个真正的优胜劣汰期。在这种情况下,包括银客集团在内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开始做产业回调。
“目前所有的头部机构基本上都在回调”林恩民说,“主要是有两个原因吧,其一是政策开始对整个市场进行监管了,其二是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让头部那些依靠产品或者传统模式起来的企业回头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整个市场凉下来之后,对行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金融行业的赛道是一个长跑赛道,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这几十年以来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都专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互联网带来的科技金融热潮也是一样,一直未发生根本性结构上的改变,金融行业竞争的专注点一直都在产品上。
为了占据高地,谋求多方位的发展。小公司创新,大公司并购和下沉,两条路线并进,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和刚刚入场时的红利优势不同的是,现在是靠真正的技术改进与创造的时候了。
“如果我是投资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因为价格低到了冰点,各个玩家也都开始拿出真本事了”林恩民笑着说“关于大的方面的调整,INK银客集团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做了,主要是在三个方面吧,首先是内部的文化,这是要重新梳理然后精细化去运营的。第二个是创新,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创业永远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第三个是学习,金融的消费场景过于碎片化,所以要去学习很多跨行业的东西。”
下沉到实业是核心
INK银客集团最先对自己的业务进行了调整,2017年年底,集团就完成了去P2P化发展,并且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品牌升级,从单一的金融机构变成了专注于普惠金融服务的数据智能集团公司。
“在未来3年之内,科技金融主要是要在两个方面取胜的”林恩民说“第一个是底层技术,尤其是区块链出现以后,如果在未来有人能改变金融的底层规则,那他肯定能成为巨头。这个对技术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第二个就是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机会,也就是下沉。”
金融公司是产品型的公司,流量端的争夺也非常激烈。获取流量有两个路径,第一个是通过社交媒体,第二个是到三四线城市获取便宜的流量。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暂且不论,流量争夺战已然势在必行。
下沉这个路径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但是在下沉的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成了制胜的关键。在这一点上,银客集团选择了与实业场景相结合。
“其实有很多说要下沉的企业,是没有真正做到下沉的”林恩民若有所思“因为他们往往就是表面化的把产品推下去,可是消费场景真的是太多了,这样的市场反映其实并不理想。”
银客集团前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从TOC与TOB两个方面入手。TOC方面与地方产业相结合,深入到线下的实业消费场景,与地方的经济生态深度融合。TOB方面,与当地的巨头企业合作成为后端供应链,扎根于当地企业的同时还能获取更多的客户数据。目前银客集团已在房地产、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合作了。
上市不是目的
就如前文提到的行业三年期一样,企业发展也同样有个类似的三年期。三年爆发,三年沉淀,三年稳定增长之后上市,银客集团目前也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沉淀之中。
“我在选择赛道的时候,就会看这个赛道上的上市公司,如果这个赛道上只有一个上市公司,那这个市场的容量就太小了,我肯定不会去做”林恩民说“换句话说,上市其实不是目的,而是一个阶段性的成绩。”
在科技金融行业,目前的监管政策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中国新金融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纵使科技金融行业已经出现了那么多上市公司,然而市场开发量连十分之一都还不到。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在未来,银客集团沉淀之后的增长也还在未来。
新闻来源
CryptoCurrency | CNY | Change 1h | Change 24h | Change 7d |
---|---|---|---|---|
Bitcoin | 0.14 % | 2.07 % | 5.74 % | |
Ethereum | 0.27 % | 0.77 % | 16.45 % | |
Binance Coin | 1.13 % | 0.54 % | 38.02 % | |
XRP | 1.42 % | 5.98 % | 35.32 % | |
Tether | 0.17 % | 0.20 % | 0.39 % | |
Cardano | 3.88 % | 15.93 % | 76.95 % | |
Polkadot | 0.08 % | 15.21 % | 37.87 % | |
Dogecoin | 0.10 % | 0.27 % | 15.08 % | |
Uniswap | 0.27 % | 2.18 % | 21.92 % | |
Litecoin | 1.17 % | 4.32 % | 25.48 % | |
Chainlink | 0.87 % | 1.57 % | 4.71 % | |
Bitcoin Cash | 1.07 % | 13.44 % | 43.30 % | |
Stellar | 1.15 % | 3.49 % | 16.31 % | |
Theta Network | 0.67 % | 12.16 % | 36.34 % | |
Filecoin | 0.77 % | 9.19 % | 43.15 % | |
USD Coin | 0.19 % | 0.45 % | 0.44 % | |
VeChain | 0.42 % | 4.52 % | 46.37 % | |
TRON | 0.04 % | 0.43 % | 3.05 % | |
Wrapped Bitcoin | 0.89 % | 1.38 % | 3.42 % | |
EOS | 1.23 % | 9.79 % | 32.38 % | |
Solana | 1.27 % | 1.81 % | 28.37 % | |
Bitcoin SV | 0.77 % | 7.57 % | 21.31 % | |
Klaytn | 0.34 % | 7.29 % | 10.99 % | |
IOTA | 0.08 % | 4.03 % | 7.41 % | |
Crypto.com Coin | 0.20 % | 4.39 % | 9.05 % | |
Terra | 0.04 % | 1.40 % | 47.29 % | |
Cosmos | 0.59 % | 0.43 % | 7.91 % | |
cETH | 1.65 % | 2.51 % | 21.47 % | |
Monero | 1.00 % | 0.89 % | 22.66 % | |
Binance USD | 0.06 % | 0.08 % | 0.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