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地追求品牌建设、质量建设、公益属性——俞熔 美年大健康集团董事长

新闻来源    2018年05月22日 23:05

2.俞熔-1.jpg

在丁香园主办的「2018 中国医院发展大会」上,美年大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发表了「连锁医疗集团的现代化品牌管理之道」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专家,下午好!在强大医疗底蕴的品牌建立过程中,本次品牌论坛不仅给我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还带来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

我的题目是《连锁医疗集团的现代化品牌管理之道》,这个题目对我来说也稍稍有点压力,因为作为非公医疗服务企业,美年的历史就是短短的十二三年,在医疗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才刚刚开始,比起有深厚积淀的综合三甲医院来说,还有很长的历史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我觉得是值得和各位报告的,就是我们对品牌的追求,对医疗质量、品牌建设,还有公益属性的追求,我觉得这些是丝毫不会变化的。所以在这样新的形势下,用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做一些分享。时间关系,主要有三部分和大家作汇报:




第一部分,我们对全球医疗行业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第二部分,介绍美年的发展以及实践;

第三部分,结合这次大会的主题—品牌建设、制度创新等等方面,聊一下我们自己的一些体会。

今天上午我参加了杭州的另外一个活动,是一个医疗领域的大会,有一万多名骨科医生在杭州。上午我和医师协会刚刚有一个针对骨科,结合体检、专科、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合作。大家都知道,从骨科的角度来讲,本次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目前,全球重要的挑战都是和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因此整个医疗改革的方向,其实和人口老龄化有密切关系。老龄化的趋势也延展出我们面临着慢性病的严峻挑战,像癌症、心血管、糖尿病以及脑健康领域的如痴呆这类的疾病,将在未来占据很多资源,成为全球的最新挑战,这也是我们看未来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点。

还有一点,我们看到医疗开支的增速在快速增长。也就是说,对资本的损耗,对国家财政的损耗,其实在全球都是一个严峻的趋势。我们在看下一步医疗改革的时候,是值得去关注的。

刚刚我们看了整个医疗行业的一些发展,我们再看一下产业的角度。

第一,更多国家提倡将治疗转为疾病预防和人口整体健康。大家都知道,现在从中央基本的卫生政策来讲,从治疗逐步转向预防,这是一个已经有共识性的政策导向,这也是个全球性的趋势;

第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医疗集团、生命科技公司、保险公司等,通过并购、合资、共同研究,实现多元化布局和增长;

第三,医疗服务从规模化到价值最大化的变化。第四,指数型技术(合成与纳米技术、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数字化医疗、区块链、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等)的研发与运用带来行业变革。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矛盾、痛点与趋势。

第一,优质医疗资源稀缺,而所有的患者都希望由顶尖或者稀缺专家进行服务,这个巨大的落差和矛盾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那么如何来解决,我们也看到一些破题的方法;

第二,现在从健康体检的入口来看,慢病的普及化和重症化,是未来威胁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项重要因素。

从自身的实践来讲,目前有两个基本的观点。端口前移,精准预防。如何能够把预防做到精准,这是未来重要的挑战,现在从逻辑上来讲,体检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最前端的、最初步的筛查入口。从这个筛查入口中挖掘下一步健康的需求,然后用一些先进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管理、干预和预防。按照这种逻辑实践下来,现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等会儿会和各位介绍一下我们的实践。

未来我们在医疗服务行业当中看好哪些方向?特别是非公医疗市场的发展,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适合非公去参与,我们未来看好的方向有以下六点:

第一、专科连锁的发展方向

第二、基层的刚需服务

第三、个体预防,个体的健康管理

第四、数据职能

第五、医生平台

第六、中医药的整合和发展

为什么专科连锁是未来非公比较重点追求的方向?其实资本市场中真正能够走出来的,还是专科连锁的服务品牌。要成长为一家优秀的连锁品牌医疗服务公司,路径不是那么容易。

另外有一点值得大家去鼓励的或者是肯定的,是什么?一旦连锁服务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中跑出来,成为龙头公司以后,发展的速度、市场的认可是非常惊人的,目前我们和艾尔两家的市值都超过 700 亿,其实在所有的行业当中,市场给你的认可度、估值、未来的发展潜力都是非常大的。这是我们未来仍然把专科连锁作为重要的一个服务方向的原因。我们的政府也好,市场也好,比较认可非公医疗和社会办医去做更多锦上添花的事情,就是做生命质量提升的事情,如口腔、眼科等,就像眼科更重要的是近视眼的预防,体检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再看中医等等,基本上是往健康促进的角度去发展。雪中送炭的事,还是国家队来做,这是我基本的观点。当然,锦上添花的事情,现在有很多可以做,比如说医美、抗衰老,这个市场很大,所以还是有所为,有所侧重,这是未来我们看中的。

我们现在碰到做投资的朋友,一问说投什么,基本上都是投大健康,但是其实要寻找大健康的优秀企业都不是很容易,所以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第一,闭环。我们觉得闭环很重要。第二,数据。第三,基层。第四,金融。就拿我们上午的合作举例来说,比如说闭环,为什么要做闭环,现在我们以慢性管理为例,体检就是一个入口,我们把需要干预、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在前期筛查出来,用智能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再给他配套专业的干预和健康管理手段,检查、诊断、治疗,再检查、再循环,希望他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这是糖尿病健康管理的闭环。这个闭环当中,从需求采集、服务供给和支付保障,我们都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供应商,这就是医疗服务方面典型的闭环方式。如果你是开口,只做其中的一段,那是蛮难的,单片断式的商业模式很难有一个高成长或者说很大的潜力。所以美年大健康就是给优秀的合作伙伴提供非常好的流量和需求,他们的技术和管理就可以在这样的载体上取得快速成长。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培养了不止一家的独角兽公司,未来会更多。

整个大行业来说,器械、药物、服务这三大块,像新药现在国家给予的政策,新药研发的速度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和肿瘤相关的药物,据说现在审批的速度已经比过往提升了很多,对整个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契机。互联网也是这样,总理上两周在互联网医疗方面,又发布了一个重磅扶持的信息,一下子我们的行业又热闹起来,接下去马上有两家重量级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差不多 600 亿左右的市场估值。包括丁香园,最近也是正式进入独角兽,我觉得未来在头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是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因为他们会把流量吸走,但是在第二、第三梯队的企业会有一点困难,这是我们看到的互联网医疗的一些政策。

刚刚讲的内容,我简单小结一下,我觉得未来医疗的发展逻辑,从原来的治疗为主,诊断其次,预防最轻,倒过来,我们的路径是个体预防、智能诊断到精准医疗。早期的诊断,包括在早期的肿瘤筛查,早期的疾病预防,越来越受到资本和市场的重视。

我们可以看一下,未来在一些先进的生命科技创新方面,我觉得会有重大的突破。最近社会上因为中兴芯片的事,对国家原创技术的开发能力非常担忧,觉得我们原来忙了半天,基础如此之薄弱。但其实未必,起码在生命科技领域,未来几年我们有可能有一些重量级的、史诗级的创新,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和美国相比,整个场景、整个底子和整个市场环境是不一样的。从我自己的体会来看,我们现在跟国际上的顶尖公司的先进技术团队交流基因检测、肿瘤的早期筛查等技术时,他们非常惊讶于我们现在拥有的样本量、数据量、研发的场景,这都与过去的我们有巨大的差别。而且我的感觉是这方面国际化的人才,基于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的成本优势,会加快促进突破性科技成果的诞生。所以在这个领域当中,未来几年可能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在国际上是有权威和力量的。

回顾刚刚所说的,我说我们在医疗行业、医疗服务业、大健康领域的创业,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总结的话,现在是有史以来最最好的时期。从政策、监管、市场、技术的提升上来说,都是如此。社会上的钱也足够多,给优秀的创业企业和优秀的团队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所以未来我们看到又有两家重量级企业在香港上市。越来越多的超级独角兽登陆资本市场以后,会给我们整个医疗行业的生态带来更好更大的变化。

刚刚我把行业的一些观点和特点,和大家作了一个汇报。回到自己的预防医学的入口,健康体检行业,我们也有一些简单的介绍。

政策方面,我就快速过一下。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的这样一个国家基本国策,其实从 2016 年总书记开的全国和健康卫生大会上已经确定下来,这次大会其实很重要,大家有时候可能会忽略了这样一次重要的会议。因为卫生与健康大会 20 年开一次,我当时了解这个大会的时候,是听说 1996 年开了一次,然后 2016 年开了一次,在中央层面确定了未来 20 年中国卫生的基本政策。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重要的 9 个字,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这是未来整个国家健康政策的指引。后来就有了国务院 2013 年的规划,大家看到国务院在专门的文件中提出发展治未病,在体检、专科、体检方面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化医疗服务机构。十九大当中再次强调预防为主,之后成立卫健委。

健康体检这个年轻的市场,经历了接近 20 年市场化发展,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大的规模,我们预计到 2021 年整个健康体检市场有超过 2 500 亿的市场。去年已经有接近 1 500 亿的市场容量,这个市场仍然是高度分散的市场。去年的数据显示,体系内外加起来,有差不多 90 亿的健康体检的收入,但仍然占整个市场很小的比例。

我从规模、品牌、网点等等方面介绍一下美年的基本情况。2017 年,我们服务了超过 2 100 万客户,从上半年的情况看,今年肯定会超过 3 000 万人的服务体量。品牌方面,2016-2017 年完成了慈铭体检的并购,收购了美兆体检,现在已经覆盖 200 多个城市,开设了 400 多家体检分院。

我们对未来美年的基本定位是,不仅仅是一家规模庞大的预防医学的健康服务公司,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一家数据驱动和无限可能的生命科技公司,也就是说基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我们能够用科技带来的壁垒,实现无限大的想象空间。我昨天接待的多位投资人中,有不少人问我,如果更有实力的,比如像平安或者国家队,用砸钱的方式开更多的体检中心,会不会对我们地位有影响。我说很难,因为我们在很多体检的专业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和优势。举个例子,我们刚刚在消化道领域孵化的一家公司,叫安瀚,这两年用机器人胶囊胃镜做胃部的筛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在消化道检查方面我们拥有了非常领先的优势。包括刚刚讲到的,我们在脑健康领域,对脑健康的检测,通过这样的一些科技攻关,在一些慢性领域取得检查和筛查的重大优势。

这是我们未来很重要的三大战略规划:第一就是继续做大主业,未来三年内要完成 1 000 家体检中心的布局。第二,在科技领域,把关键的诊断、筛查技术,不断创新。我们叫做控制关键新赛道,培养科技小巨人,这是我们长期的生态布局。第三,形成一个需求采集、服务供给和支付保障的闭环。

刚刚讲到的是美年的基本战略,其实总结下来就是规模提升、技术驱动、品牌建设,这三句话基本上就是我们未来十年要做的事情。

科技的创新方面,我们是向亚马逊学习,它是我们长期学习的企业,它们的组织效率,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执着追求,是我们重点学习的榜样。我们长期坚持的组织能力模型,典型的核心特点就是三角型,组织能力在当中,就是员工能力、员工的思维方式、员工的治理方式,经营战略和组织能力,它们一种必然的关联。

这是我们向阿里学习的心力、脑力、体力的组织文化,我觉得和我们企业文化的特点非常接近。包括我们长期所坚持的四大组织能力,客户价值能力、思维的执行力、协同能力和创造未来的能力。创新、思考、协同战略,这四大能力,这都是我们未来在组织体系方面的一些特点。

人才、组织,其实这十年来,我们每年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是很重要的源自于我们对人才的重视。

健康体检,我们自己的体会来说,每隔 2-3 年就要重新定义一次,因为技术飞速发展,等会儿我还可以介绍一下我们 2018 年的重要技术,三年以后我们重要的筛查标准都会有变化。举个例子,现在在全国很多城市的放射科,都用远程进行读片,最先进的癌症早筛,一些重大慢性的筛查,三四年技术就有重大的革新,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质控、创新、个性化的设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做的,你不将技术、质量提升,品牌谈何而来。

并购方面,我只强调一点,我们美年一路走来有很多品牌加入我们,大家都在问,那么多并购都没有很好的结果,为什么你们的同业整合做得这么好?合并以后发展得更快、更好,这几点是我们自己感觉很重要的:第一,价值观和个性。医疗服务行业首选是价值观,如果说大家从业的初心和对待行业的愿景、梦想是一致的,都是发自于对健康产业的热爱和纯正的医疗服务的价值观,这样的伙伴在一起一定会走得很远。第二,品牌保护和尊重。第三,规则透明和激励。第四,使命和归属感。

在品牌塑造上,我们自己现在快速按照这三个阶段在走,第一阶段是跑马圈地,它对应的是信息,知晓度。这个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是重度运营,对应的是信任,美誉度。第三是极致体验,对应的是信仰,忠诚度。

技术方面,我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慢性、脑健康、基因检测、人工智能等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以及在科研、卫生和公益方面的一些重大举措。包括在人工智能布局,都是我们践行未来美年作为一家非常典型的医疗健康的入口型公司的举措。打造这样的超级公司,用我们的逻辑就是流量+技术+生态圈,用我们的流量进行技术创新,用技术创新形成稳固的生态圈,这就是未来美年大健康的发展逻辑。

这是我刚刚和大家讲的,我们过去三年帮助孵化的一家重量级的独角兽企业—安瀚。

最后,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首先是把自己的生态圈建起来,为更多优秀的企业赋能。另外一点,希望用我们的数据、流量和未来在行业巨大的影响力,为公共卫生,特别是在疾病预防领域,为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做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编辑: 王翔


新闻来源


CryptoCurrencyCNYChange 1hChange 24hChange 7d
Bitcoin255,372 0.58 % 1.10 % 12.10 %
Ethereum7,415.8 0.74 % 4.71 % 7.76 %
Tether6.720 --- 0.03 % 0.26 %
USD Coin6.450 0.19 % 0.45 % 0.44 %
BNB1,430.0 2.20 % 3.04 % 26.90 %
Binance USD6.490 0.38 % 0.60 % 0.69 %
Cardano14.22 0.42 % 4.87 % 0.22 %
XRP6.950 0.74 % 0.44 % 13.05 %
Solana120.65 1.27 % 1.81 % 28.37 %
Polkadot186.24 0.08 % 15.21 % 37.87 %
Dogecoin2.050 0.07 % 5.76 % 12.58 %
Dai6.440 0.16 % 0.37 % 0.52 %
Shiba Inu0.00005447 2.36 % 8.57 % 35.74 %
TRON0.4254 0.04 % 0.43 % 3.05 %
Wrapped Bitcoin219,027 0.89 % 1.38 % 3.42 %
Avalanche263.57 1.24 % 9.58 % 126.95 %
LEO Token33.79 0.33 % 1.29 % 7.54 %
Lido Staked Ether14,642 3.41 % 12.96 % 26.05 %
Litecoin2,003.2 1.07 % 7.23 % 35.68 %
FTX Token487.26 3.93 % 19.20 % 58.37 %
Chainlink159.12 0.87 % 1.57 % 4.71 %
Polygon6.530 0.79 % 0.08 % 13.45 %
Crypto.com Coin1.460 0.20 % 4.39 % 9.05 %
Stellar3.260 0.41 % 6.68 % 0.28 %
OKB402.94 0.49 % 1.90 % 2.17 %
Near91.56 0.11 % 6.96 % 68.08 %
Algorand11.89 1.63 % 5.73 % 6.03 %
Bitcoin Cash6,714.1 0.17 % 13.74 % 49.71 %
Ethereum Classic131.94 0.65 % 2.71 % 3.48 %
? --- 0.00 %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