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合约、不可篡改?区块链真的这么完美么?_区块链_中国IDC圈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感受,听了很多专家的演讲,也看了很多跟区块链相关的文章。当别人向你问及区块链的优势时,你的脑子里是否会出现这三个词:“透明、合约、不可篡改?”。那区块链的这三个优势,真的有那么完美么?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需要透明
目前大家对区块链的理解,大多是以比特币为原型来进行分析的。在比特币的逻辑中,是所有的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账本,因此每个人都能查询到其它人钱包的余额和交易信息,从而确保对方确实有那么多用于支付。
这是一种建立共识的方式,就跟平常大家打牌要把钱放到桌面上一样,这样大家都能看到对方是否有钱。达成共识之后,所有人可以在同一张桌子上参与游戏了。
这一理论在金融领域比较科学,但是在其它领域就不是这么合适了。比如使用滴滴打车,在早期的运营过程中,司机和乘客之间能相互看到手机号的,之后就发生了司机骚扰乘客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医疗信息、企业内部资金运作情况、涉密信息等敏感信息,所以并不是所有数据都适合公开的。
并且根据一些国家的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规定,并非每个人都能被允许看到区块链中的所有数据,所以“透明度”也不是总是能够体现在区块链上,甚至在某些地区,透明度较高的信息反而是不合法的。
合约并无法律效应
以太坊上线之后,区块链领域就有了新的玩法,不仅可以由于金融支付,还可也写入其它的信息。以太坊的“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概念,就希望能够剔除中介环节。在区块链社区内,大家也有“代码即法律(Code is law)”的共识。
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主要是:“通过代码写作的智能合约,实现让某个服务没有按照承诺完成交付,那么客户就能自动收到退款。”就像网购之后指定时间内没收到货,系统就能自动退款。
但问题是,这些代码规则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具备法律效应。智能合约仅仅是编写在软件里的业务规则,这些规则只是编写代码的程序员、或是企业自己来约束的。
如果没有单独的合同协议,智能合约是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如果发生了合同纠纷还是得去法院打官司。而根据目前的法律体系,能够作为呈堂证供的材料,还是需要真实的合同。
不可篡改也并不是那么好
在今年5月20日某区块链应用火了,那就是女生可以将“渣男”的信息长传到区块链上。由于是使用了区块链技术,这些信息理论上是不可篡改的。这项技术对于信息上传者来说,可谓是一大福音。
而在此前,也有业内人士希望将新闻上链,这样链上的信息就不可篡改了。不过在酷哥看来,这一需求并不是那么美好。举个简单的例子,那就是微信公众号文章如果写错了,如果不能改错别字,也不能删除,是不是就不合适了呢?
并且区块链数据也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成本非常高而已,很多人不做,只是出于经济考虑,不愿这么做罢了。但需要说明的,篡改区块链是可能的,只要攻击方的算力超过了51%.
近期就有多个区块链项目遭遇了51%算力攻击,既然有人这么做了,他自然也没有亏本。
●6月3日早上ZEN遭受51%攻击,据官方消息,此次攻击涉及1.96万枚ZEN,价值约55万美元。
●6月5日早上ZEN官方称又发现3317枚ZEN被双花。
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在推特中称,Bytecoin(BCN)被双花攻击只需要557美元。攻击者使用租贷来的ASIC矿机进行攻击,可谓是进退自如。
注:字节币BCN是一个基于CryptoNote的技术,致力于匿名反机枪池的超前货币,目前全球市值12亿美元,在今年5月份也遭遇过双花攻击。
由此看来“透明、合约、不可篡改”并不是“区块链神话”,企业必须要了解自己的业务实际情况,搞清楚区块链技术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如果你的需求确实需要完全不可篡改,或者你的交易流程过于复杂且成本极高,那么就可以部署区块链解决方案。但在实施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区块链技术的全部可能性和局限性,不要为了做区块链而做区块链。
在没有搞懂自己企业跟区块链的结合点之前盲目跟风,很容易造成项目的失败。加之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成本高,这样做也很容易给企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新闻来源
CryptoCurrency | CNY | Change 1h | Change 24h | Change 7d |
---|---|---|---|---|
Bitcoin | 0.58 % | 1.10 % | 12.10 % | |
Ethereum | 0.74 % | 4.71 % | 7.76 % | |
Tether | --- | 0.03 % | 0.26 % | |
USD Coin | 0.19 % | 0.45 % | 0.44 % | |
BNB | 2.20 % | 3.04 % | 26.90 % | |
Binance USD | 0.38 % | 0.60 % | 0.69 % | |
Cardano | 0.42 % | 4.87 % | 0.22 % | |
XRP | 0.74 % | 0.44 % | 13.05 % | |
Solana | 1.27 % | 1.81 % | 28.37 % | |
Polkadot | 0.08 % | 15.21 % | 37.87 % | |
Dogecoin | 0.07 % | 5.76 % | 12.58 % | |
Dai | 0.16 % | 0.37 % | 0.52 % | |
Shiba Inu | 2.36 % | 8.57 % | 35.74 % | |
TRON | 0.04 % | 0.43 % | 3.05 % | |
Wrapped Bitcoin | 0.89 % | 1.38 % | 3.42 % | |
Avalanche | 1.24 % | 9.58 % | 126.95 % | |
LEO Token | 0.33 % | 1.29 % | 7.54 % | |
Lido Staked Ether | 3.41 % | 12.96 % | 26.05 % | |
Litecoin | 1.07 % | 7.23 % | 35.68 % | |
FTX Token | 3.93 % | 19.20 % | 58.37 % | |
Chainlink | 0.87 % | 1.57 % | 4.71 % | |
Polygon | 0.79 % | 0.08 % | 13.45 % | |
Crypto.com Coin | 0.20 % | 4.39 % | 9.05 % | |
Stellar | 0.41 % | 6.68 % | 0.28 % | |
OKB | 1.75 % | 9.87 % | 78.32 % | |
Near | 0.11 % | 6.96 % | 68.08 % | |
Algorand | 1.63 % | 5.73 % | 6.03 % | |
Bitcoin Cash | 0.17 % | 13.74 % | 49.71 % | |
Ethereum Classic | 0.65 % | 2.71 % | 3.48 % | |
Monero | 0.15 % | 7.91 % | 5.83 % |